Markedets billigste bøger
Levering: 1 - 2 hverdage

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

- 《青年论坛》纪事

Bag om 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

这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有关八十年代中国思想史的最好的一部。--著名学者、《北京之春》名誉主编胡平 这本书不只是记录了《青年论坛》的历程,不只是具有历史记录的意义,而且为未来的启蒙运动的重新发动提供了基础和出发点。--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、著名学者徐友渔 本书"笔底流出的那些亲身经历、鲜为人知,于史无载的细节,极为宝贵。李明华最后畅开笔墨,反思了当年的盲点和局限,讨论了历史的教训,展望了当下思想市场的变幻,这些方面,他超越了其他名刊的社长主编。他尽到了一个历史当事人应尽的责任。"--著名学者丁东 14期刊物中竟有8期都以"自由"为主题,几乎贯穿了办刊的全过程。如此密集、充分的讨论,在同时期的民间刊物里,都是仅有少见的。《青年论坛》在1980年代独树一帜地高扬"自由"精神,这无疑具有思想史与出版史的意义和价值。--著名学者、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 这个刊物的确发表了好些在别处较难看到的饶有新意、颇有胆识的文章,提出了或初步论证了好些相当尖锐和敏感的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,这恰恰是饱学之士、老师宿儒们所未敢轻易下笔的。尽管这些文章欠成熟,有毛病,但它清楚地显示了年轻一代强烈追求改革的理论锐气和朝气。--著名学者李泽厚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思想史上波澜壮阔的时代。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从思想的桎梏中挣脱, 呼唤自由、民主、法制和人道主义的声音空前强烈。 在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中,理论刊物起到了先导作用,《青年论坛》杂志便是其中的翘楚之一,它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一群青年学者创办于1984年,以其敢于触及敏感政治问题的思想锋芒、清新活泼的爽利文风在理论界刮起一阵旋风,与上海的《世界经济导报》并称为"一报一刊"。 随着时局的跌宕,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之子胡德平有密切关联的《青年论坛》也在峰谷之间浮沉,经受了政治风波的惊涛骇浪,最终,熊熊燃烧的思想之火被扑灭。《青年论坛》前后跨越四年,总共出版了十四期。 《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:纪事》是原《青年论坛》杂志主编李明华的回忆录。他根据亲身经历和记录,结合当年的多位同事、作者和相关人士的回忆,撰写了这本纪事。在书中,他概述了8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宏观舞台,梳理了80年代中国思潮的发展脉络,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理论反思,在此背景下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,详细记叙了《青年论坛》的创办、发展、被整肃和最后停刊的经历。他带领读者重温80年代中国青年锐利的思想锋芒,激扬质朴的理想主义激情和关切现实、改变现实的勇气与担当,感受李泽厚、王若水、李锐、刘宾雁、戴晴等思想文化精英对《青年论坛》的支持,更难得的是,还记录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对待《青年论坛》的复杂心态和表现,对于了解中国80年代官场生态及其与社会文化思潮的互动,极有助益。 本书披露和记载的历史细节,具有重要的思想史价值。

Vis mere
  • Sprog:
  • Kinesisk
  • ISBN:
  • 9781949736786
  • Indbinding:
  • Paperback
  • Udgivet:
  • 16. november 2023
  • Størrelse:
  • 156x234x41 mm.
  • Vægt:
  • 826 g.
Leveringstid: 8-11 hverdage
Forventet levering: 16. januar 2025

Beskrivelse af 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

这是我迄今为止读过的有关八十年代中国思想史的最好的一部。--著名学者、《北京之春》名誉主编胡平
这本书不只是记录了《青年论坛》的历程,不只是具有历史记录的意义,而且为未来的启蒙运动的重新发动提供了基础和出发点。--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、著名学者徐友渔
本书"笔底流出的那些亲身经历、鲜为人知,于史无载的细节,极为宝贵。李明华最后畅开笔墨,反思了当年的盲点和局限,讨论了历史的教训,展望了当下思想市场的变幻,这些方面,他超越了其他名刊的社长主编。他尽到了一个历史当事人应尽的责任。"--著名学者丁东
14期刊物中竟有8期都以"自由"为主题,几乎贯穿了办刊的全过程。如此密集、充分的讨论,在同时期的民间刊物里,都是仅有少见的。《青年论坛》在1980年代独树一帜地高扬"自由"精神,这无疑具有思想史与出版史的意义和价值。--著名学者、北京大学教授 钱理群
这个刊物的确发表了好些在别处较难看到的饶有新意、颇有胆识的文章,提出了或初步论证了好些相当尖锐和敏感的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,这恰恰是饱学之士、老师宿儒们所未敢轻易下笔的。尽管这些文章欠成熟,有毛病,但它清楚地显示了年轻一代强烈追求改革的理论锐气和朝气。--著名学者李泽厚

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思想史上波澜壮阔的时代。知识分子和广大民众从思想的桎梏中挣脱, 呼唤自由、民主、法制和人道主义的声音空前强烈。
在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中,理论刊物起到了先导作用,《青年论坛》杂志便是其中的翘楚之一,它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的一群青年学者创办于1984年,以其敢于触及敏感政治问题的思想锋芒、清新活泼的爽利文风在理论界刮起一阵旋风,与上海的《世界经济导报》并称为"一报一刊"。
随着时局的跌宕,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之子胡德平有密切关联的《青年论坛》也在峰谷之间浮沉,经受了政治风波的惊涛骇浪,最终,熊熊燃烧的思想之火被扑灭。《青年论坛》前后跨越四年,总共出版了十四期。
《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:纪事》是原《青年论坛》杂志主编李明华的回忆录。他根据亲身经历和记录,结合当年的多位同事、作者和相关人士的回忆,撰写了这本纪事。在书中,他概述了8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宏观舞台,梳理了80年代中国思潮的发展脉络,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理论反思,在此背景下以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,详细记叙了《青年论坛》的创办、发展、被整肃和最后停刊的经历。他带领读者重温80年代中国青年锐利的思想锋芒,激扬质朴的理想主义激情和关切现实、改变现实的勇气与担当,感受李泽厚、王若水、李锐、刘宾雁、戴晴等思想文化精英对《青年论坛》的支持,更难得的是,还记录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对待《青年论坛》的复杂心态和表现,对于了解中国80年代官场生态及其与社会文化思潮的互动,极有助益。
本书披露和记载的历史细节,具有重要的思想史价值。

Brugerbedømmelser af 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



Find lignende bøger
Bogen 八十年代的一束思想之光 findes i følgende kategorier:

Gør som tusindvis af andre bogelskere

Tilmeld dig nyhedsbrevet og få gode tilbud og inspiration til din næste læsning.